找交大多工所實驗室

今天趁著學校運動會放假,跑去隔壁的交大參觀實驗室,並跟實驗室的學長姐們聊了一下。

在清大修課的時候,我發現自己對於運用科技了解人類行為、和人類生活較貼近的技術應用比較嚮往。專題做的是CAD,做的過程中覺得自己對這個沒有很大的興趣。

今天去參觀三間實驗室,其中兩間為人機互動領域的,另一個是孫春在老師的學習科技實驗室。

孫春在老師的實驗室學長姐們感覺很歡樂,但是我去找老師的時候老師說多工所的學生已經收滿了。

張永儒老師的實驗室主要是接計畫為主,老師屬於不會緊盯學生的類型,需要自動自發。學長有提到,進入這個實驗室比較需要的是統計的能力,因為找受測者來進行實驗的時候會需要統計數據。另外學長也提到進來這個實驗室,要有耐心,因為計劃要做完,拼一點可以兩年準時畢業,不過通常是三年。
我有問學長自己在大學時期沒有人機互動的經驗(因為清大沒有研究人機互動的老師)進來這個實驗室會不會很吃緊,學長說還好,因為他當初找老師做專題之前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。
和學長聊完,整體來說我對於張永儒老師的實驗室印象不錯,唯一有點在意的是怕非常操,不過感覺可以學的很紮實。

另一個是詹力韋老師的實驗室,進去的時候學姊說比較資深的學長姐們都不在,她建議我如果要問詳細資訊可以下週來。不過我還是問了一些問題。目前實驗室是以老師的研究方向為主,老師比較嚴格,會在你真的可以發論文出去的時候,才能讓你畢業。另外這個實驗室和張永儒老師的實驗室做的方向還是有差距,因為這個實驗室是以老師的研究方向為主,而老師主要是以虛擬實境為主要研究項目,會需要做硬體的東西,例如說插板子之類的,學姊說會需要寫arduino、unity、C#等。因為學姊講得不如上一個實驗室的學長講得多,目前我對於這個實驗室的想法還不明確。

另外以上這兩個老師的學生在碩一上的時候要修老師的課,碩一下的時候會開始接觸題目或計畫,之後全力去實作解決問題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